香港車多路窄,稍一不慎便會發生交通意外。根據運輸署統計數字,過去10年的交通意外事件總數超過2.2萬宗*,當中引致意外的主要因素^包括不專注地駕駛、車輛失控、行車時太貼近前面的車輛和不小心轉換行車線等。發生意外當下,很多人會因慌了手腳,沒能好好保障自己的權益。不想因一個行為或一句說話而蒙受無謂的損失,甚至惹上官非?HoldCover 將在下文告訴你撞車後不應該說什麼和做什麼!
1. 不要在不安全的情況下停車或下車
香港交通繁忙急促,若不幸發生交通意外,千萬不要心急立即停車或下車,因為這樣做有可能將你自己置身危險中,或引致其他交通意外。要記住即使發生意外,在停車或下車前,都必須確保周圍環境安全。把車輛駛至安全地方和下車後,亦要時刻保持警惕,警告途經的駕駛人士、報警求助和看守現場,直到警務人員或救援人員到場。
根據運輸署建議,若果意外沒有涉及人命傷亡和政府公物損毀,只有輕微的車輛或私人財物損毀,除非你需要警務人員協助,否則毋須報警。在這個情況下,你可以自行與其他涉事司機商量解決和賠償方案。
2. 不要立即道歉如說「是我錯」或「Sorry」
發生意外後很多人會因慌張衝口而出道歉。如果你非常確定自己是需要負上責任的一方,當然可以說出「是我錯」、「Sorry」或「不好意思」等道歉字眼。但是若你不肯定自己有沒有錯,主動道歉有可能會讓其他涉事司機或警方以為你在承認意外涉及的錯誤和責任,所以在警方未完成調查前,都不要先說出與道歉有關的字眼。
3. 不要立即說「我沒有受傷」
很多人在發生交通意外幾天後,才發現身體受到創傷。事實上,意外發生的當下,身體會因腎上腺素上升,而令人無法立即察覺到沒有表面傷痕的傷勢。若你在意外後對警方、涉事司機或任何協助人士說「我沒有受傷」或「我沒有事」,可能會被記錄在案。日後想就有關傷勢作出追討,或向保險公司索償時,有機會因此無法獲得應有的賠償。
如果你之後才發現因意外受傷,必須先看醫生並索取有關診斷書,以便日後向涉事司機和其保險公司索償。此外,因意外而引致身體受傷的法律賠償金額和醫療費用,會按痛苦、苦難和喪失生活樂趣 (Pain, Suffering and Loss of Amenities, as known as PSLA) 程度,以及因受傷而造成對收入和未來工作能力的損失等來釐定。
4. 不要移動現場任何物件
如果意外涉及人命傷亡,或車輛財物遭到嚴重損毀的話必須報警,且在未獲得警方許可下,不可移動或干擾現場任何物件,隨意移動現場物品有可能會影響警方調查結果。不過,因救人、救火或任何緊急事故而作出的現場干擾行為則除外。
5. 不要嘗試即場維修車輛
明白很多人都是愛車人士,看到車輛刮花或受損會非常心痛。但是在交通意外發生後,千萬不要立即嘗試維修車輛。第一個原因是維修車輛可能會令你無法獲得應有賠償;第二個原因是路面交通情況複雜,即場維修有可能會令你受傷。此外,記得意外後要用手機仔細拍攝現場照片和短片,包括現場情況、車輛受損位置、車牌號碼、交通意外位置、任何財物損毀等,並抄下涉事人士和目擊者的聯絡資料,以便日後向保險公司索償,甚至作為呈堂證供。
6. 雙方和解,不要只作口頭承諾
不涉及傷亡和政府公物的輕微交通意外,你可以自行與其他涉事司機達成共識和解,如車輛無法繼續駕駛,可以召喚拖車服務。不過,千萬不要只作口頭和解承諾,雙方必須簽署和解書,以白紙黑字記錄清楚,以防日後有一方反口。
7. 不要隨便在現場即時落正式口供
若你不肯定自己的責任和詳細意外過程,卻向警方落正式口供,有可能會影響調查結果。你可以先了解詳細事發經過、釐清各方責任和聯絡你的保險公司;如懷疑自己可能受傷,就更要先看醫生,經診斷後才向警方落正式口供。另外,在落口供時,你可以盡量把自己所知的事情和盤托出,除非有確實證據,否則不應承認責任和怪罪他人。
讓你的駕駛旅程更無憂
現時有不少保險公司的綜合車保計劃會提供路邊緊急支援服務,包括24小時緊急路面維修服務 (例如電池發動,輪胎更換) 和24小時拖車服務,讓你的駕駛旅程更無憂。市面上的車保產品眾多,想買到性價比高的車保就要花大量時間問價和研究。其實有個更快捷的方法—— 上 HoldCover 一站式保險平台!你可以即時比較多間保險公司的車保,價格條款均公開透明,最快5分鐘完成投保,節省金錢和時間。
立即按此索取私家車三保/ 全保報價!
*2011至2020年按機動車輛類別劃分的涉及意外機動車輛數字
====================================
HoldCover 是香港首個全方位網上保險平台,提供網上即時報價、比較、投保、索償一站式服務。HoldCover 現與超過20間主要保險公司合作,羅列超過1,000種保險產品;從平台中立性出發,以科技將不同範疇的一般保險產品透明化,革新消費者的保險體驗,真正做到「有得揀,更要從簡」!
與此同時,為迎合市場上不同需要,HoldCover 不斷與香港各大小保險公司合作,陸續加入不同類型的保險產品,並同時保持平台中立性,讓消費者可以按自己需要選擇最合適自己的保險計劃。